6月23日,由中国白求恩基金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组织的白求恩·卓越先锋影像学院—“同行·同行”公益活动由我院成功举办。活动通过白求恩基金会远程医学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市卫健委医政科科长李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洪长星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刘建主持。来自安庆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放射影像学、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相关专业的各级卫生工作人员近400人参加。
会议开幕式上,党委书记、院长洪长星致开幕辞,他代表医院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并指出,白求恩精神是卫生工作者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次公益活动正是白求恩精神的传承和生动实践。他希望我院医学影像科充分发挥安庆市医学影像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和安庆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及放射技术分会主委单位职能,加强交流,加强学习,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医学影像诊疗技术水平,为提高安庆地区及周边地区影像学科发展水平贡献更大的力量。

安徽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余永强因公务不能到场,通过视频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代表安徽放射学会向关心和支持安徽影像发展的白求恩基金会和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期望参会的影像工作者通过这次盛会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影像诊断专委会主任委员、东部战区总医院卢光明教授宣布活动开始,强调同行同行项目的活动方法是通过对地级市的学科骨干“一对一”模式的帮扶培养,以点带面,带动本地区的影像学科发展,提高学科水平,造福当地人民。他希望在卫健委和同行的指导帮助下,持续推进工作,在全国产生影响,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卫生水平,实现医疗能力同质化。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洪楠教授作为培养导师,指出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公益平台,有效地提高培养对象在专业、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当地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基层医院水平,根本解决医疗资源的不均衡。
安庆市卫健委医政药政科李煌科长指出,安庆市立医院作为安庆地区卫生事业的领头雁,通过本次活动发挥学科带头作用,加强多层次的学习交流,提升基层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杨轶女士向与会嘉宾转达了基金会理事长邱贵兴院士对专家团队和当地机构的感谢。她表示,通过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民关注公益事业,让更多的专家深入到基层医院和贫困地区,让更多的企业支持公益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并带动受助者回馈社会,逐步完善社会互助共济机制,为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做出贡献。
基金会向安庆地区各县市级医院赠送了200余本专业书籍,全体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

开幕式后,专家团队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洪楠教授以《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基础及影像学表现》为题,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包括栓子形成及灌注减低着手,到其病理改变、影像诊断策略、影像学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李澄教授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比较影像学》为题,阐述了超声、CT、MRI、PET-CT等各种影像学方法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方法及临床价值,通过大量精美的图像阐述了各个征象影像学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地选择影像学检查手段提供了重要指导。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凯教授的学术报告作《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影像诊断》报告,用大量的病例详细分析了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的病因、病理、临床分型、影像学表现,指导了临床对脑卒中出血转化的预测及早期诊断,对脑卒中治疗有重要意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小虎教授的授课内容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CT脑灌注评估》,详细说明了CT灌注成像的原理、检查方法、技术参数及诊断意义,为我市CT灌注成像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大大解决了脑卒中患者治疗前评估的临床问题。
会上,来自延安人民医院的张振显主任和安庆市立医院的朱娟主任也分别做了题为《CT、MRI诊断动脉瘤体会》和《缺血性脑卒中的MRI评估》的学术汇报,导师团各位专家针对两位培养对象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点评。
据悉,白求恩•卓越先锋影像学院 — “同行同行”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地市级三甲医院医学影像学科带头人或培养对象的交流帮助,形成以地市级三甲医院为枢纽的交流平台,促进基层医院医学影像科的发展。我院磁共振室主任朱娟通过全国遴选成为此项目第一批培养的四位学科骨干之一。该活动开展对于推动我市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